"互聯網即將進入下半場,
各行各業迎來更大規模的產業升級。
接下來的10年,
整個社會將從消費互聯網邁向產業互聯網。"
建設中的小鎮和落成的運營中心
青島騰訊雙創小鎮,位于青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,是全國第一個騰訊雙創小鎮,2019年示范區及運營中心已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。
小鎮總建筑面積120萬㎡,規劃為產業園區—智慧社區—商業街區三區共生的生態系統。覆蓋產業園區、總部金融辦公、LOFT、智慧社區、人才公寓、特色商業等多功能業態,有著完整的“內循環”體系。
01
科技 · 生態 · 生活
連接,在互聯網大街上
橫跨整個基地的互聯網大街不僅是一條串聯產業、居住、生活的重要軸線,同時也是整個項目的“健康中軸”、“生態中軸”、“科技中軸”,將智慧生活、運動娛樂、健康出行、科技體驗、生態休閑五大主題,通過五個廣場進行布局,并以此建立小鎮的主題形象。
互聯網大街是由于其展示體驗和商業生活的復合性,具備了文旅特征,更是“慢生活,快科技”理念的亮點,設計在空間規劃上有多樣性的口袋公園,智能互動場景,互聯網博物館等,既是鏈接,也是目的地。
02
園區 · 社區 · 街區
融合性,第三空間
設計將“騰訊基因”植入其中,在生活體驗和產業運營的生態上出彩。
我們將騰訊67項產業內容,組織成相對明確的片區,將產業功能板塊按企業孵化、企業加速、企業聚集三層邏輯開展,然后插入社區街區功能,打造“15分鐘生活圈”。
多層與高層混合的空間層次,更具有自然生長的特征,街區的宜人場景,第三空間的形態和氣氛也更多樣化,而多樣化是有溫度小鎮的重要特征。
03
企業孵化平臺
生長性,產業公園
產業辦公園片區位于整個項目東南側,被打造為“企業孵化平臺”,通過城市形象軸、智慧活力軸串聯三個地塊,構建有科技和溫度的開放式產業公園,產業公園既是辦公者的后花園,也是城市居民的特色景點。
規劃首先設定這三個街區與城市的關系,沿智力島路的高層建筑退后形成帶狀城市廣場,這也成為小鎮的展示櫥窗。騰訊大樓即位于此區域南側,設計采用了門式處理,多幢建筑組合成足夠的體量,以能標示達到感和中心感。
產業辦公街區,規劃成低密組團,內院和街道,從互聯網大道引出活力軸,將生活氣息導入進來。
以組團庭院、露臺綠化、屋頂綠化的縱向關系處理,打造立體化生態辦公環境
組團式布局:獨棟的體量與布局
中大型辦公樓:創新中心/AI中心功能模式和交流模式
04
小鎮運營中心
智慧立方,工業美學
最早呈現的小鎮運營中心,是騰訊先鋒科技,交互體驗,互聯網文化等展示和管理中心,建筑設計以克制的立方為形,去除粗糙的互聯網概念迎附,把更多的動作用在細節品質打造上,以銅,石材和玻璃構筑起一個智慧立方。
建筑主墻石材面橫向密拼,豎向以3CM的銅線嵌條,玻璃幕墻和墻面均以銅條過度,立面平整而豐富,呈現出精致工業美學特征,在屋頂形成的方環,是露天會議和花園,我們更傾向于這樣理性和自信的形式,關注在呈現科技為生活帶來的品質。
項目名稱: 青島騰訊雙創小鎮
項目地址: 山東省青島市
開 發 商: 青島中騰雙創置地有限公司
規劃和建筑設計: GN棲城設計
運營中心景觀: 北京順景園林
建筑規模: 約120萬平方米
建筑攝影: 直譯建筑攝影
- END -